近日,中衛市沙坡頭區柔遠鎮柔遠村的父老鄉親奔走相告:“咱們的彩椒出口賣了好價錢,身價漲了5倍!”在全國彩椒價格跌至每公斤3元的低谷期,柔遠彩椒卻勇闖國際市場,從每公斤8.4元的批發價賣出了42元的出口好價。
經過80小時晝夜兼程的跨國運輸,位于3800公里外的哈薩克斯坦奇姆肯特市市民吃上了來自柔遠鎮的頭茬彩椒。“當地市場通過收購商反饋,6000公斤柔遠彩椒到貨當天就賣完,很受市民歡迎。”柔遠鎮鎮長景兆滿說。
走進柔遠鎮柔遠村,一棟棟蔬菜大棚整齊排列,各類農用車輛在棚間道路上穿梭。大棚內,紅、黃、綠等各色彩椒像一盞盞小燈籠掛滿枝頭,村民正忙著采摘。“頭茬都發往哈薩克斯坦了,賣得很好,大家信心倍增,現在采摘的是第二茬了。”村民曹雪貞說。
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柔遠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今年從中國彩椒之鄉山東壽光引進種植彩椒1.32萬株。“村里專門聘請壽光經驗豐富的專家常駐本村,全流程進行彩椒種植技術指導。”柔遠村黨支部書記章愛華介紹,種植達到了預期效果,彩椒果型方正、鮮亮光滑、口感香脆,棚均產量3300公斤。“我們的彩椒品質得到采購商認可,預計收完三茬將為村集體帶來10余萬元收入。”
柔遠鎮彩椒何以在海外受到歡迎?柔遠鎮黨委書記武勇“解密”:得益于搶抓機遇,產業發展駛上快車道。沙坡頭區地處“一帶一路”重要節點,迎水橋編組站是全國第三大鐵路編組站,交通十分便捷。“山東是蔬菜大省,每年有大量蔬菜出口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而沙坡頭區基本上位于這條大通道的中點。如果從我們這里發菜,路途和時間都會大幅節省。”武勇介紹,通過赴山東對接考察,達成由壽光提供彩椒秧苗和全程技術指導,柔遠村進行種植,收獲后巧借壽光已經搭建成熟的蔬菜通道,由壽光收購并從沙坡頭區直發中亞國家的合作模式。
同時,柔遠鎮通過改造和新建設施溫棚1633棟,引進彩椒等高經濟附加值蔬菜新品種,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等舉措,為柔遠鎮種植產業插上了翅膀。“柔遠彩椒適合中亞人的口味,沙坡頭區與壽光市共同探索出一條產業協同、經濟共建的‘出海之路’,我們沿著‘一帶一路’走下去,彼此的朋友圈會不斷擴大。”一位長期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做生意的壽光蔬菜采購商說。
目前,柔遠鎮發展設施溫棚2476棟,涉農龍頭企業、蔬菜流通合作社等20家。設施蔬菜產量2.3萬噸,總產值達5億元。“我們正在改造剩余的溫棚,引導種植企業、大戶和群眾共同擴大彩椒種植面積,以彩椒帶動沙坡頭區更多果蔬開拓國際市場。”武勇說。(記者 王文革)